《资治通鉴》第八十八卷 晋纪十
西晋·晋愍帝建兴三年(癸酉,公元315年)
【原文】
允性仁厚,无威断,喜以爵位悦人。新平太守竺恢、始平太守杨像、扶风太守竺爽、安定太守焦嵩,皆领征、镇,杖节,加侍中、常侍;村坞主帅,小者犹假银青将军之号;然恩不及下,故诸将骄恣而士卒离怨。关中危乱,允告急于焦嵩;嵩素侮允,曰:“须允困,当救之。”
【译文】
译文太长,略过
【解析】
今天的文章有关人际关系。
如果你在平时人际关系中付出较多,但是却为人忽视,你的利益没有得到别人应有的尊重,那么这篇文章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。
如果你职场里面,对员工不错,但是员工却没有把你当做一回事,那么这篇文章同样也能给你一些答案。
公元313年,西晋都城洛阳被匈奴汉赵攻破,晋怀帝被俘虏。
同年长安,司马邺称帝,史称晋愍帝。
此时的晋愍帝也不过13岁,兵是别人的,位置也是别人把他拱上去的,他自己说不上话,真正的权力在鞠允和索林手中。
昨天咱们聊了索林这个人,他属于那种有野心的,自己手里有资源他就想做老板,如果搞不过人家,那他也没负担把资源卖个好价。
你对司马家有多少忠诚度,反正我是看不出来的。
相比较索林,鞠允这个人更厚道一点,权力欲有,但不多,再加上他性格,他才能与索林打配合。
但也正是鞠允的性格导致他没办法成事。
上面材料,就是对鞠允性格描写,我觉得重点在这句话:
允性仁厚,无威断,喜以爵位悦人。
性格没什么,无威断说明镇不住人,用爵位来笼络人不过是前面两个因素放在一起的必然结果。
其实你想想也就能明白。
性格脾气不错,为人和善对人友好,但是你身为领导,对下面都和颜悦色,从来骂人,有啥事都好商好量的,不愿意起冲突高矛盾,这是你性格使然。
久而久之是不是下面就会给你蹬鼻子上梁,不把你放在眼里。这个是环境对你性格的反馈。
于是你想让下面按照你说的做事,你怎么办?
因为你性格就那样决定论你就不可能用那些狠的路数,或者说你自己心理那关就过不了,你用不出来,那可不就只有给好处、须承诺、画大饼了嘛。
说白了,鞠允这种人,想要让人干事,他就倾向于哄着、托着别人来干事,这事他自己选的。
这鞠允如此,放平时没啥,但彼时彼刻,问题很大。
长安城内没钱没粮,鞠允想收买人无非名利,实际的利没有,那可不就只能给名了嘛。
平太守竺恢、始平太守杨像、扶风太守竺爽、安定太守焦嵩,皆领征、镇,杖节,加侍中、常侍;村坞主帅,小者犹假银青将军之号;
物以稀为贵,人人都有就不值钱了。
鞠允官位滥发,含金量大打折扣,这也反过来说明,长安朝廷的确是没钱了、没办法了。
这就像企业里面老板没钱,那可不就是把你提拔经理、部长、副总,然后给你许诺期权股份。
人嘛很现实,尤其是乱世,你手里没东西,人家会把你当回事看?
放现在也是如此,你去逗小野猫,手里没个猫条,猫最多来了蹭你俩下,发现你啥都没有,转头就走。
现在很多领导说职场00后不好管,为什么?
那为什么80后的好管?
职场环境改变了,以前的领导真的能给好处,80后好好干也的确能够搞到钱。
现在的领导他有什么?就晓得讲口号、说大话、谈奉献,真东西一点都拿不出来,00后是有个性,但人家不傻啊。
人家就是上班赚钱来的,难不成还真上出了主人翁意识?
领导们没有办法说揭穿是自己手里没米的现实,那可不只有说00后不好管嘛。
回归正题。
鞠允的窘迫也是长安小朝廷的窘迫,对于将领只有给官位来笼络。
至于底下的基层士兵,自然是没多余钱粮来安抚,鞠允倒是想,但他搞不出钱粮来。
然恩不及下,故诸将骄恣而士卒离怨。
《走向共和》和《绍宋》里面有个共同的场景,袁世凯和赵九给士兵发军饷,都是亲自发到士兵手里面的。
人家拿你的钱,才知道你是老板,才会听你的,但凡是过了一手,这东西就不好讲了。
权力只会为权力的来源负责,职责只会为谁开工资的负责。
鞠允和索林的小朝廷给不了钱,那么底下士兵军饷吃粮可不就只有将领来负责嘛,朝廷给将领大大的赏赐,对士兵却没有东西,底下的士兵自然怨气骂鞠允不是个东西。
你放现在,老板给中层发福利,底层员工没好处,心里会没点怨气?
但问题是,鞠允如此对这些将领,人家会真对你感恩戴德吗?
我觉得不会。
一方面,鞠允对谁都如此,大家都有就等于大家都没有,自然不会感激。
好处没有差异化,就会沦为滥觞。
二方面,是鞠允需要这些将领,而这些将领反而无所谓。
当你有求于别人,你的付出别人不会觉得有什么,甚至只会认为这是你的理所应当,凭啥要感激你?
三方面,你如果对鞠允太温和,他反而不会在乎你,你要是稍微冷漠不搞好,鞠允说不得要加大筹码笼络。
你理解了这三个,你就会明白后面的那个叫焦嵩的将领,为什么会在鞠允被围的时候,要等他陷入危险之后再去救他。
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自己的功劳,更能体现在的重要性,才更能捞到好。
【闲扯】
今天聊聊人际关系。
鞠允就像是个老好人,他以为自己对别人好、掏心窝子,就能得到别人的拥护。
但现实是,真心付出的人,大部分都是自我感动,最后得的结果也是被榨干之后无情抛弃。
错的不是真心付出,而是真心付出也要有前提条件的。
像鞠允这种局面,其实已经是死局,无论他是否真心付出,结果无非是死的早晚区别而已。
我觉得, 真心付出没有错,但是你的要先搞明白三个问题。
其一,对方身上有你要的东西,那么你身上有没有对方要的东西?
都具备,你真心付出,对方积极回应,那你付出的才有价值。
其二,对方这个人行不行,人品如何。
所谓真心付出,本质和利他一样, 骨子里也是希望对方也能对自己好。
想要这种反馈成立,就必须建立在对方本身是个得了好也会回馈的人。
你真心对他,人家看在眼里,自然也会回报你。
要是想着用真心去感动对方,把对方这块冰焐热,这和癞皮狗有什么区别?
其三,你有没有备选?
付出真心最怕什么?
最怕别人吃准了你。
比如,对方知道你没得选,你只有真心对他,那他就不可能把你当回事。
这就是你不具备选择权,对方知道他是你的唯一,那自然会认为你有求于他,那自然不会把你的真心当回事。
我觉得,涉及到所有人际关系的议题,都是有前提的。
脱离了前提,就会如上面他说的,你付出真心结果真心错付。
而前提的含义就是,在先要看看这个人是否值得,看看这个环境自己付出真心是否合适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